電子公證書“一鍵送達”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公證行業搭乘“數據快車”為民辦實事 |
【我要糾錯】 | 【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 | ||
|
本報訊(記者 楊秀麗)“公證員辦完公證后在業務系統中自動生成電子公證書,并附加電子公證書查詢鏈接,不動產登記部門通過系統智能獲取公證書信息,群眾不用提供紙質公證書即可辦理不動產登記事項。電子公證書的應用避免了群眾多跑腿,解決了反復提交紙質材料的頑疾,降低了群眾的辦事成本,真正成為群眾的‘掌上公證書’?!?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以來,銀川公證行業積極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推動公證職能與互聯網深度融合,著力促進公證服務轉型升級。今年1月,銀川市國立公證處和國安公證處在涉及不動產類公證業務領域實現公證書電子化。
推進公證服務電子化、信息化、技術化進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公證服務的重要舉措。通過信息技術將公證法律服務融入電子數據的產生、記錄等環節中,公證員可搭乘“數據快車”讓電子公證書“一鍵送達”,不僅節省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還提高了辦證效率。在實現電子公證書的基礎上,銀川市司法局與銀川市自然資源局及不動產登記部門溝通協調,打通了公證機構與不動產登記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渠道,為雙方通過合法途徑信息互通有無搭建了核驗橋梁,提高了數據的完整性、及時性和準確性。
銀川公證行業將持續以信息互聯互通技術提高辦證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提高群眾對公證服務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同時借助互聯網技術創新發展公證新型業務,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中多層次、寬領域的公證法律服務新需求。
(責任編輯:張楚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