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公證“好聲音”丨榜樣 |
【我要糾錯】 | 【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 | ||
|
近日,第二屆“新時代上海司法為民好榜樣”名單出爐。他們躬耕一線,開拓進取,是上海市廣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潘浩,男,漢族,中共黨員,1980年3月出生,2003年參加工作,一級公證員,目前擔任上海市徐匯公證處黨支部書記、主任,上海市公證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公證協會業務指導和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公證協會規則委員會委員。曾獲評“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公證員”“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統十大崗位標兵”“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上海市優秀公證員”“徐匯區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
潘浩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創新公證服務形式,打造“四HUI”公證品牌,帶頭踐行公證服務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諾。
引領服務“新路子”
潘浩堅持黨建引領,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I劃并帶頭參加公證處“公證普法進社區,百場公益慶百年”為主題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行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和公益公證辦理,在7月1日當天,全處共完成103場活動,服務群眾2770余人次?;顒悠陂g先后收到錦旗5面,感謝信6封,12345熱線轉發感謝2次,得到了一次黨性觀念、作風建設的鍛煉和洗禮,也進一步促進了公證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在窗口接待高峰期,他帶頭到接待大廳咨詢接待,緩解接待壓力,熱情細致服務群眾。他關注老年人和弱勢群體,倡導辦理公益類公證,積極回應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士等群體對公證服務的個性化需求。
他先后提出了《改進免費遺囑公證辦理十項措施》《遺囑公證接待制度》,有效緩解區域內免費遺囑公證預約時間較長現象。在其支持下,公證處創建了“時光延展是-家庭公證員”項目品牌,將傳統家事公證凝結成面,所形成的案例獲評“2020年度中國公證十大典型案例”。
他積極對接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發揮公證多元化糾紛解決職能,破解法院事多人少矛盾和“執行難”成效顯著,支持公證員在未成年人撫養費提存、賠償金提存等檢務輔助方面進行探索。
跑出便民“加速度”
潘浩響應公證“放管服”改革,帶領單位積極參與“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試點,想方設法讓群眾辦證少跑路、更滿意。他與相關技術公司、公證處公證員和網管一起反復討論研究,從辦證人的體驗角度優化“智慧公證”辦證系統,完善在線辦證平臺,組建專業對接團隊,支持專人熱線電話,2021年全年接聽15000余人次。延伸公證服務,改進代辦登記、代為調查、代為送達等各類代辦業務,解決群眾不熟悉流程多跑冤枉路的難題;推出在線取號小程序,方便辦證群眾取號合理安排時間,緩解現場排隊等待。
他帶頭持續開展的“公證護航夕陽紅”活動,至今已經連續堅持4年,通過深入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公益咨詢和公益遺囑辦理,積極回應老年人群體對公證服務的個性化需求。以黨建引領統籌疫情防控和業務發展,主動參與街道社區、鐵路上海南站的志愿防控和疫苗接種點的志愿服務工作。2021年初,所在的徐匯公證處被司法部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鑄就專業“金招牌”
潘浩重視上海公證品牌打造,帶領徐匯公證處獲得 “全國知識產權公證服務示范機構”,以及上海市知識產權、金融、互聯網、家事品牌機構。
圍繞公證服務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大局,提出了“集合一支團隊、強化一個中心、服務一方經濟、打造一個品牌”的知識產權公證發展目標,知識產權公證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在他的帶領下,徐匯公證處在2017年成立上海市第一家知識產權公證法律服務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成立知識產權公證法律研究中心,研發“匯存”區塊鏈電子數據存證取證平臺,創新區塊鏈、大數據技術在公證服務領域的探索應用。
2021年6月份與徐匯區域型TTO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醫學成果轉化提供公證支持。公證科技服務場景在2021浦江創新論壇之全球技術轉移大會以及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數字賦能城市發展”專題論壇上均作了展示。2021年,又響應市司法局工作部署以及徐匯十四五規劃,在漕河涇開發區新設知識產權公證服務中心,輻射園區,服務西南片區群眾,為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提供公證服務。
唱響公證“好聲音”
潘浩善于擁抱新鮮事物,勇于當公證行業領唱人,積極創新宣傳形式,在樹立公證新形象、維護公證公信力、發揮公證影響力上,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他的指導下,徐匯公證處微信公眾號宣傳有聲有色,也積極參與各類法治論壇和電視、廣播訪談類節目,在疫情期間多次應邀開展公證業務普法直播,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契合主題的故事,向市民群眾宣傳公證、普及法律。
作為上海市公證協會業務指導和培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積極履行好業務規范制定和推廣的工作,牽頭起草了涉及公證遺產管理人、意定監護、疫情影響下的公證協查等規范性業務指導意見,探索試點了海外遠程視頻公證、民法典后的遺囑檢認等公證事宜,并參與對接了上海公證協會和華東政法大學的公證培訓基地建設。
“理想為因,實行為果”,潘浩懷著法治理想,秉持對公證的熱愛,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于公證為民一線,和所有熱愛公證的從業人員一起奮斗,踐行“精于法律、凝于時光、守正出新、利企便民”的諾言,力爭讓公證在促進法治治理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楚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