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證助企紓困出實招(第一期) |
【我要糾錯】 | 【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 | ||
|
為落實廣東省司法廳出臺《關于強化助企紓困法治服務保障的若干措施》,廣東省公證協會指導各地市公證機構結合實際,主動了解企業訴求,為企業精準紓困,將助企紓困政策化作真效果,以實際行動助力全省穩住經濟大盤,更好推動廣大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廣州市南方公證處:攜手廣州市公安局共搭“便企橋”
7月8日下午,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外事負責人白艷領到了南方公證處為其公司數十名擬外派員工出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公證書,標志著南方公證處與廣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共同打造的無犯罪記錄證明助企紓困服務新模式——“便企橋”正式落地。此舉是繼2021南方公證處聯合廣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在國內首創推出無犯罪記錄證明和公證書(出國境類)聯辦窗口,實現公民無犯罪記錄證明和公證書“一窗辦理、一次辦結”之后繼續推出的利企便民新舉措。
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是中石化集團下屬子公司,近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深化“一帶一路”經濟布局,在海外承攬了不少工程項目。由于派遣到海外的員工來自全國各地,要求員工各自回戶籍地辦理無犯罪記錄證明的傳統方式給公司和員工帶來“申請難、耗時長、折返跑”等諸多不便,極大影響員工辦理職工出境勞務簽證效率,同時也給工程的順利進展帶來不確定因素。中石化五建公司外事負責人白艷表示,南方公證處和廣州市公安局聯合為企業員工申辦無犯罪記錄證明和公證書的創新舉措,為公司勞務派遣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有助于公司海外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
廣州市番禺公證處:積極強化“便企”舉措,積極做好“助企”服務
番禺公證處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這一重點工作,從“兩個積極”著手助力企業紓困排憂,針對企業面臨的經濟形勢、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等方面,加強企業潛在的公證需求分析研判,就企業面臨的送達難、取證難和合同履行難等問題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證服務,協助企業增強抵御各類經營風險,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
今年7月1日起,番禺公證處依托番禺區政務中心平臺,在番禺區萬博商圈增設公證業務專窗,為萬博、長隆和廣州南站片區逾11000家企業日常經營提供便捷的公證服務。新冠疫情以來,為切實從公證服務領域做好為企業紓困排憂的工作,番禺公證處始終堅持全處19個公證服務點向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綜合性的公證法律服務,為申辦事項較多的企業提供“一對一”專項服務,結合企業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公證服務方案,并因應企業情況緩急提供延時服務和上門服務,及時響應企業服務需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申辦公證事項開設“綠色通道”,優先受理、簡化程序、減免收費、快速辦理。
廣州市黃埔公證處:委托公證“定制服務”,解外資企業社保難題
位于廣州市黃埔區的某韓資企業是黃埔區企業中的“納稅大戶”,該企業有許多韓國籍員工。該企業依照相關法律規定,為這些在中國務工的韓國籍員工購買了社保。這些員工返韓后,社會保障卡激活、存取、核銷等相關事宜需要由其在中國駐韓大使領館辦理委托,再由企業配合辦理。
由于手續繁瑣,且這些員工返韓后,中國企業再想與其聯系便存在時間、空間上的阻礙了,相關員工的社保問題對該企業可謂牽牛下井,苦其已久。了解到該企業的困難后,黃埔公證處的工作人員主動作為,積極與該企業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建言獻策。為解決該企業在外籍職工社保方面的棘手問題,黃埔公證處派專人小組與該公司人事部進行對接,為該企業提供委托公證“定制服務”:由該企業定期統計、收集近期擬返韓的韓國籍員工信息,針對需要辦理的相關社保事宜與員工提前溝通清楚;黃埔公證處的公證人員根據該企業提供的信息,依照實際情況為每一位韓國籍員工草擬委托書,定期前往該企業為有委托需求的相關員工集中辦理委托公證。
黃埔公證處的公證人員自學了相關韓語,在該企業翻譯人員的協助配合下,與辦理公證的韓國籍員工準確溝通,為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公證服務,幫助該企業解決了外籍員工社保的相關難題。
廣州市南沙公證處:保全證據公證助力養殖戶渡過難關
近日,廣州市南沙公證處接到廣州市南沙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協調為南沙區兩家生豬養殖戶申辦保全證據的公證需求。
因防控非洲豬瘟重大動物疫情需要,養殖場實施了封閉管理模式,清點工作人員不宜進入現場清點生豬數量,只能采取線上零接觸的方式辦理公證。
鑒于此,南沙公證處主動制訂可實施的公證執行方案,提前與南沙區農村農業局以及兩家養殖戶做好溝通協商工作,研討各項操作流程和細節。本次公證足足耗時11天,每天通過視頻連線進行遠程監督和統計的時間超過九小時。經過不懈努力,公證人員在高強度工作環境下順利完成了保全證據公證,最終一共清點了存欄生豬超過48700多頭,并及時出具了相關公證書,為生豬養殖戶順利領取財政補貼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時主動減免12萬元公證費用,切切實實做到了助企紓困解難題。
珠海市公證行業:心系產業發展,為服務民企建設注入“證”能量
珠海市公證行業主動作為,開設以“產業第一”為主的綠色通道,因企制宜提供預約上門、一對一、打包式、全覆蓋的專屬公證法律服務;實現公證與民政、公安部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打破數據孤島,為公證行業“放管服”改革持續加碼。在建設工程、房地產、金融市場等領域,創新公證+律師組合新模式,引入公證“黑科技”無人機航拍技術,硬核保全證據取證,對癥下藥為企業經營發展保駕護航,不斷延伸公證服務觸角,瞄準便民利企服務“產業第一”空白地帶,助力珠海市民生經濟持續穩步發展。
惠州市惠州公證處:“零接觸”公證打破地域限制,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惠州市某珠寶金行有限公司需要向某銀行申請貸款手續,由于該公司的其中一位股東孫女士以及作為該筆貸款的保證人旅居日本,孫女士因國外疫情嚴重短期內無法返惠簽訂相關協議,故銀行作為申請人向惠州市惠州公證處進行了證據保全公證申請。
辦理公證當日,銀行的委托代理人以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同來到惠州公證處,公證員通過“律政云”公證業務綜合系統,連線身在國外的孫女士,告知當事人相關辦理流程和注意事項。最后,孫女士在視頻中通過電子簽名簽署了相關文件,由銀行委托代理人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進行見證。公證員及其助理對保證人與銀行委托代理人的整個溝通、孫女士簽約全過程進行了監督。視頻通話結束后,公證員將視頻資料刻錄成光盤,一份附公證書發給當事人,一份作為公證檔案留檔備查,并為銀行出具了保全證據公證書。最終,銀行和借款人順利完成了所有貸款手續。
惠州市陽光公證處:火災無情人有情,公證春風暖人心
近日,惠州市某制造公司因15間車間遭遇嚴重火災,導致車間全部被燒毀,其中部分車間是發包給第三方生產使用,導致承包方也被迫停工停產。為及時處理火災善后事宜、最大程度減少損失,盡快復工復產,該制造公司向陽光公證處尋求公證解決現場保全及賠償問題。
因火災現場屬于臨深片區,疫情形勢較為嚴峻。受理后,惠州市陽光公證處公證人員做好疫情防護措施,火速趕到50公里外的火災現場,辦理了保全證據公證,完整得保全了現場現狀和相關證據,為火災事故處理與善后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同時,由于本次火災中被燒毀的部分車間系發包給第三方承包生產經營的,因此,在發包方和承包方自愿的情況下,陽光公證處為雙方緊急磋商的火災賠款墊付及索賠權轉讓事宜提供全面的協議審查、修改、咨詢、解釋等法律服務。
陽光公證處積極充分發揮公證職能作用,借助人臉識別、電子簽名、視頻聯系等多種舉措,為發包方和承包方的協議履行提供了穩固的保障,最大程度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公證問題,全力以赴協助企業渡過難關。
江門市五邑公證處:防范化解風險,護航企業重組升級
近日,A企業聯系到江門市五邑公證處,表示其因重組需要,需將近幾年的《財務賬本》移交給B審計公司進行審計。由于賬本數量較多,A公司擔心不能證明其移交的賬本的具體數量及內容,且移交的日期迫在眉睫,于是向五邑公證處咨詢解決途徑。了解到A企業的需求后,五邑公證處立刻指派公證員實地評估工作量,并制定保全證據公證方案。
為了配合約定的移交時間,五邑公證處安排5名業務骨干于第二天(周六)到A企業加班辦理保全證據公證,辦理過程從早上8時30分一直持續到晚上約10時,完成了對A企業所指定的共計110本《賬務賬本》的拍照記錄,共拍得照片一萬四千多張。正式移交當天,公證人員通過拍照、錄像的方式將拆封、移交的全過程記錄下來。整個交接過程公開透明、高效規范,有效防范和化解了企業的法律風險。
(責任編輯:童悅敏) |